北京,限行
延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單雙號臨時交通管理措施,北京在奧運會之后正式啟動了“限行”措施,車輛根據尾號每周限行一日,此舉在實施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2008年,北京的交通狀況的確得到極大的好轉。
但兩年之后,北京尾號限行的效果正在被迅速增長的機動車數量抵消,由于交通狀況好轉,直接刺激了北京市民購車的熱情,北京市車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,從2008年開始,北京的機動車上牌量進入一個爆發期。
數據顯示,2008年,北京平均每月的機動車上牌量維持在3萬輛左右,但尾號限行之后,北京的機動車上牌量平均每月激增到5.75萬輛,接近翻番,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從2008年前的200多萬輛迅速增長到目前的超過400萬輛,3年時間,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幾乎增長了一倍,尾號限行的成果被消耗一空,2010年的北京,更堵了。
上海,限牌
20多年來,上海市一直限制新機動車的上牌數額——即 “私車額度”拍賣,這是上海官方的規定用語,民間說法則是“牌照拍賣”,通俗一點來說就是,上海市每個月發放一定數量的汽車牌照,消費者通過拍賣的方式獲得這些牌照。由于每個月發放的額度有限,這也直接導致了上海的車牌堪稱是世界價格最貴的一塊“鐵皮”,目前上海一塊車牌的價格大約在4.2萬元左右,幾乎就是一輛QQ的價格。
上海的“私車額度”拍賣制度對緩解限制上海機動車增長、緩解上海的交通狀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,目前上海的機動車保有量還不到300萬輛就是明證,但上海的“私車額度”拍賣制度也有弊端,它直接導致了很多在上海銷售和使用的汽車掛上了外地牌照,這些車和上海牌照的車的唯一區別就是:在上下班的高峰時期不能上上海的高架路行駛,根據上海有關部門的統計,這樣的車每年的數量大約在10萬輛左右。所以上海的“私車額度”拍賣制度也并非解決城市塞車的最佳辦法,現在的上海,絕對是中國最堵的三大城市之一。
杭州、深圳、廣州
交通擁堵費的設想
2008年,面對越來越大的交通壓力,國內的三大城市——杭州、深圳、廣州,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征收交通擁堵費的設想,所謂交通擁堵費,是指在交通擁擠時段對部分區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,其本質上是一種交通需求管理的經濟手段,目的是利用價格機制來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車流密度,達到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目的,提高整個城市交通的運營效率。交通擁堵費并非中國的首創,新加坡、倫敦等城市早就開始了這方面的實踐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2008年曾一度喧囂的交通擁堵費在國內因為遭到了巨大的阻力而擱淺,目前,杭州、深圳、廣州這些城市并沒有開征交通擁堵費。
【
石家莊駕校】
http://www.0311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