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內搜索: 訂閱資訊
石家莊駕校網_石家莊駕校報名_石家莊駕校排名_豪帥駕校網
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
優惠流程 常見問題
   
       

合作駕校

(本站合作駕校全部為正規駕校,您可以放心選擇。)
您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> 新聞中心 >> 內容瀏覽

遠光燈:夜晚的“殺手”,亟待糾正的惡習

瀏覽:314

一、遠光燈的危害

1.對駕駛員的影響

遠光燈會使駕駛員“瞬間致盲”。當迎面車輛開啟遠光燈時,強烈的光線會讓駕駛員的眼睛在短時間內難以適應,就像突然從黑暗走進強光環境一樣。這期間駕駛員幾乎無法看清前方的道路、行人和其他車輛,極大地增加了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。據公安部數據分析,夜間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白天大1.5倍,而在重大交通死亡事故中,不少是濫用遠光燈造成的。例如,在一些道路上,駕駛員可能正正常行駛,突然被對面遠光燈照射,眼睛短暫失明,等恢復視力時可能已經來不及應對突發情況了。

面對遠光燈,駕駛員對迎面而來車輛的速度和距離存在誤差,容易出現誤操作。在遠光燈的強光干擾下,駕駛員的視覺判斷會受到嚴重影響,可能會錯誤判斷來車的速度和距離。比如,以為來車還距離自己很遠,實際上已經很近了,這種誤判可能導致駕駛員剎車不及時或者做出錯誤的轉向等操作,從而引發碰撞事故 。

2.對前車的影響

打開后車遠光燈會導致前車誤判。當后車遠光燈打開時,前車內外的后視鏡會出現大面積的光暈。如果前車是淺內飾,那輛車內部會被照得很亮,前方的光暈會降低前方道路的能見度。前車駕駛員可能無法通過后視鏡準確觀察后方車輛的情況,在變道或者轉彎時容易發生危險。

二、遠光燈被亂用的現狀

1.普遍存在的現象

在很多城市的道路上,濫用遠光燈現象十分普遍。無論是主干道還是小街道,夜間行車時都能經常看到車輛開著遠光燈行駛。以環堤路為例,1月2日20時左右,記者看到過往車輛濫用遠光燈現象很普遍。“這條路晚上沒法走,大部分汽車都開遠光燈,晃得眼睛睜不開,危險得很。”家住水岸家園小區的居民周波氣憤不已地說 。

不僅機動車駕駛員濫用遠光燈,一些三輪、四輪電動車駕駛員也隨意使用遠光燈。這使得在夜間道路上,行人和其他車輛面臨著來自不同類型車輛遠光燈的威脅,增加了整個交通環境的危險性 。

2.明知故犯的情況

有些司機明明知道濫用遠光燈的危害,可在照明良好的路段依然使用遠光燈。在開封市區,夜晚的道路照明條件較好,能夠滿足車輛通行需求,但仍有司機開著遠光燈。出租車司機劉師傅表示,夜間行駛開遠光燈,往往會給他人造成嚴重的視覺障礙,在開封市區道路的夜間通行條件很好的情況下,夜晚開車沒必要開遠光燈,但很多司機依然我行我素。

三、遠光燈監管的難題

1.取證困難

查處不按規定使用車燈取證難是一個重要問題。目前,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查處不按規定使用遠光燈的違法行為時,主要依靠路面執法,通過交通警察現場觀察、執法記錄儀記錄等方式查處取證。但是,不按規定使用燈光的行為具有可變性、動態性、瞬間性,有時燈光開關是一瞬間的事情,不像闖紅燈、酒駕等好取證。駕駛人一旦采取變光措施,通過現場執法難以固定證據。遇到交警檢查,一些駕駛員常常會耍小聰明,立即轉換燈光,以此逃避處罰。

2.監管存在“模糊地帶”

雖然現行法律法規對機動車車燈使用、改裝有明確規定,但由于查處取證難,加上車燈改裝市場監管不嚴等原因,使機動車燈光使用成為監管“模糊地帶”。這就導致了遠光燈濫用的現象得不到有效遏制,給市民日常出行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。

四、解決遠光燈濫用問題的建議

1.加強宣傳教育

通過各種渠道,如交通安全宣傳活動、媒體宣傳、駕校培訓等,加強對遠光燈正確使用的宣傳教育。讓駕駛員充分了解濫用遠光燈的危害,提高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和文明駕駛意識。例如,可以制作一些關于遠光燈危害的公益廣告,在電視、網絡平臺等播放,或者在駕校培訓課程中增加專門的遠光燈使用規范課程。

2.完善監管措施

改進查處不按規定使用遠光燈的取證方法。可以利用一些新技術,如智能交通系統中的高清攝像頭,能夠自動識別車輛是否違規使用遠光燈,并進行記錄。同時,加強對車燈改裝市場的監管,嚴格規范車燈的改裝行為,從源頭上減少遠光燈濫用的可能性。

3.提高違法成本

借鑒酒駕、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治理的經驗,適當提高濫用遠光燈的違法成本。比如加大罰款力度、增加扣分等處罰措施,使駕駛員不敢輕易濫用遠光燈。

遠光燈被亂用已經成為一個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的惡習,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糾正,讓遠光燈不再成為夜晚的“殺手”。

石家莊駕校】 http://www.0311jx.com/
掃一掃,關注石家莊駕校網官方微信!

掃一掃,關注石家莊駕校網官方微信!
| 貸款買車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
聯系郵箱:0 在線QQ:0 備案:冀ICP備10206549號-5
Copyright 2025, 版權所有 m.e14220e.cn.